福州:苍霞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春节前亮相
“梅鹊争春白鹭岭,落霞晚照苍霞洲”,这是福州评话中唱到的昔日台江十景之一的“苍霞晚照”。记者昨日从台江区获悉,苍霞特色历史文化街区目前已完成中平路63号~65号(中平旅社)、中平路100号(邱德康烟行)等古建筑修复工作,计划2019年春节前完成一期建设,届时,“苍霞晚照”将再展新颜。
台江区宜居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苍霞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总规划占地面积约7公顷,分三期实施建设。一期规划面积约2公顷,力争2019年春节前完成;二期、三期规划面积5公顷,建设内容包括古建筑修复,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街区内道路、地下管网、交通、消防、园林等设施建设及周边景观提升等。
《台江区苍霞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于日前印发,计划10月底前全面开工建设。根据该方案,苍霞片区将以商业、居住、旅游、文化等复合功能为主,形成具有浓郁台江中西合璧建筑文化和典型闽商文化特色的风情街区。
傍晚走进苍霞,三捷河穿区而过,绿树夹道、道路整洁,居民们或散步或聊天,一派祥和。中平路是这里的一条老街,连接着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集中了20多栋(处)历史建筑。目前,融信双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已按照“审慎甄别,分类保护与整治”的原则,先行启动街区历史建筑群保护修复工作,尽可能重现当年风貌,为打造特色文化街区奠定基础。
“对修缮后的历史建筑等街区物质载体,我们将进行活化利用。”台江区宜居办工作人员介绍,一方面,苍霞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将引入文化展示、体验、商业、休闲、旅游、创意等“活态”第三产业,赋予街区历史建筑及环境新的风采和魅力;另一方面,通过深入挖掘富有苍霞街区文化特色和地域特征的老字号、老故事、名人轶事,使物质载体“活”起来。例如,利用中平路的美食文化、牛弓街、西宴台、浣花庄、中平旅社、新紫銮等文化资源,讲述当年的故事,延续老城记忆和地方特色文脉。
此外,街区基础设施和周边景观也将同步提升。结合街巷景观改造、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台江区将对不协调的建筑物进行整治或拆除,实施缆线下地,不断完善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进一步整体提升街区品质。
摘自 《福州日报》 2018.08.22 记者 莫思予 通讯员 林言枝